胥士
- 拼音
- xū shì
- 注音
- ㄒㄩ ㄕˋ
胥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胥士
唐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
引证解释
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
引《新唐书·食货志五》:“﹝ 贞观 ﹞十二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防閤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
《新唐书·食货志五》:“二十二年置京诸司公廨本钱,捉以令史、府史、胥士。”
网络解释
胥士
胥士,汉语词汇,拼音为xū shì,释义为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
胥士的字义分解
胥士的分字组词
胥士的近音词、同音词
胥士的相关词语
【胥士】的常见问题
-
胥士的拼音是什么?胥士怎么读?
答:胥士的拼音是:xū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胥士的发音。 -
胥士是什么意思?
答: 唐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