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衣
- 拼音
- bāo yī
- 注音
- ㄅㄠ ㄧ
包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包衣
包裹丸、片剂药物的肠衣、糖衣等。
英capsule;
指长在玉米果穗外的苞叶。
英husk;
引证解释
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亦简称“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为满族贵族所占有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来源有战俘、罪犯、负债破产者和包衣所生的子女等。 清 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有因战功等而置身显贵的但对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
引清•昭槤 《啸亭杂录·汉军初制》:“雍正 中定上三旗每旗佐领四十,下五旗每旗佐领三十其不足者,拨内务府包衣隶焉其制始定。”
清•龚自珍 《答人问关内侯》:“亲王以下贝子以上,其户下五旗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
清•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十一出:“他每那里晓得:咱每本是内务府的一个包衣出身何尝知道甚么新名词何尝知道甚么种族界。”
冯其庸 《曹雪芹的时代、家世和创作》:“曹雪芹 的家庭是一个贵族官僚家庭,但又是一个奴才家世,因为他的上世很早就入了旗籍属正白旗包衣。”药剂学术语。指包裹丸剂的一层糖质或胶质外皮。
引胡长鸿 《我国古代药剂学的成就》:“在丸剂制备上各种炼和剂的选用和包衣的发明都和现代药剂学操作原理完全相同。”
国语辞典
包衣
奴隶、奴仆。译自满州语。清末入关前凡所获各部落俘虏均编为包衣,分属八旗。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隶属内务府充骁骑、护军、前锋等营兵卒。属下五旗则分隶王府为私家的世仆。
包衣的字义分解
包
拼音 bāo 部首 勹 总笔画 5包 [ bāo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如包装。包饺子。2.包好了的东西。如邮包。背( bèi )包。3.装东西的袋。如书包。皮包。4.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如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5.总揽,负全责。如包销。包揽。6.保证。如包赔。包在我身上。7.约定的,专用的。如包饭。包工。8.围。如包围。包剿。9.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如包子。糖包儿。10.身体上肿起的疙瘩。如脓包。11.姓。 [更多解释]
衣
拼音 yī 部首 衣 总笔画 6衣 [ yī ]1.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如衣服。衣着( zhuó )。衣冠。衣架。衣锦还( huān )乡。2.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如炮衣。糖衣。肠衣。3.姓。 [更多解释]
包衣的分字组词
包衣的近音词、同音词
包衣的相关词语
【包衣】的常见问题
-
包衣的拼音是什么?包衣怎么读?
答:包衣的拼音是:bāo yī
点击 图标播放包衣的发音。 -
包衣是什么意思?
答: 包裹丸、片剂药物的肠衣、糖衣等。
英capsule;指长在玉米果穗外的苞叶。
英hu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