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
- 拼音
- shí guó
- 注音
- ㄕˊ ㄍㄨㄛˊ
- 繁体
- 十國
十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国
指五代时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荆南(即南平)十个割据政权。
引证解释
指 五代 时的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荆南 (即 南平 )十个割据政权。
国语辞典
十国
(西元902~979)唐朝灭亡后至宋朝建立前与北方五代同时并存的十个国家。参见「十国"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36a691ac0>五代十国」条。
网络解释
十国 (五代时期对十个割据政权的统称)
十国(902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方一个为北汉。
江南以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立南唐,其次有吴越与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楚国与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是后汉刘氏后裔所建。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于979年统一除交州与幽云十六州外的中国本土地区十国结束。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出现过九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加上北方的北汉是为十国。十国的特征是:除了北汉九国尽在南方:出现的时间,先后参差不齐;建国之地有相承、有独立:版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存在的时间一般都比五代各朝长;领袖名号,称帝、称王不一。
十国的字义分解
十国的分字组词
十国的近音词、同音词
十国的相关词语
【十国】的常见问题
-
十国的拼音是什么?十国怎么读?
答:十国的拼音是:shí guó
点击 图标播放十国的发音。 -
十国是什么意思?
答: 指五代时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荆南(即南平)十个割据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