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 拼音
- sū zhé
- 注音
- ㄙㄨ ㄓㄜˊ
- 繁体
- 蘇轍
苏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苏辙
(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进士。官至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后被贬晚年定居颍川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栾城集》。
国语辞典
苏辙
人名。(西元1039~1112)字子由,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的次子。行文汪洋澹泊与其兄苏轼齐名世称为「小苏」。累官门下侍郎晚年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著有《栾城文集》等。
网络解释
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概述内图片来源:
苏辙的字义分解
苏
拼音 sū sù 部首 艹 总笔画 7苏 [ sū sù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指须头下垂物。如流苏。3.昏迷中醒过来。如苏生。苏醒。死而复苏。4.缓解,解除。如以苏其困。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姓。8.见“噜”字“噜苏”。 [更多解释]
辙
拼音 zhé 部首 车 总笔画 16辙 [ zhé ]1.车轮压的痕迹。如覆辙。车辙。南辕北辙。2.车行的一定路线。如上下辙。3.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如辙口。合辙押韵。4.办法,主意。如没辙了。5.途径,门路。 [更多解释]
苏辙的分字组词
苏辙的近音词、同音词
苏辙的相关词语
【苏辙】的常见问题
-
苏辙的拼音是什么?苏辙怎么读?
答:苏辙的拼音是:sū zhé
点击 图标播放苏辙的发音。 -
苏辙是什么意思?
答: (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进士。官至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后被贬晚年定居颍川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栾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