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拼音
yáng hé
注音
ㄧㄤˊ ㄏㄜˊ
繁体
陽和

阳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阳和yáng hé

  1. 春天的暖气。

  2. 借指春天。

  3. 温暖;和暖。

  4. 喻指和悦的脸色。

  5. 阳气。

  6. 祥和的气氛。

  7. 借指佳音。

引证解释

  1. 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2. 借指春天。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
    《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3. 温暖;和暖。

    唐•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阳和的春日晒着的这日中我还不能自觉依旧穿了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阔步。”

  4. 喻指和悦的脸色。

    清•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 泰 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於青云上。”

  5. 阳气。

    晋•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鬱蔼而条秀。”
    唐•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清•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二气相薄,梗塞乍通。”

  6. 祥和的气氛。

    唐•李白 《古风》之十四:“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唐•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7. 借指佳音。

    明•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长卿 本意九死为期不意阳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还令 文园。”

国语辞典

阳和yáng hé

  1. 温暖和畅的春气。

    《后周·庾信·移虏留使文》:「阳和既动泽渐万邦。」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网络解释

阳和

阳和,汉语词语,

拼音:yáng hé

释义:1、春天的暖气。2.借指春天。 3.温暖;和暖。4.喻指和悦的脸色。 5.阳气。6.祥和的气氛。7.借指佳音。

阳和的字义分解

  • 拼音 yáng 部首总笔画 6

    阳 [ yáng ]1.明亮。2.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3.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4.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温暖。阳春。6.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7.凸出的。阳文图章。8.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9.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10.男性生殖器。阳痿。11.古同“佯”,假装。12.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hé hè huó huò 部首总笔画 8

    和 [ hé hè huó huò ]1.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5.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7.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8.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10.姓。 [更多解释]

阳和的分字组词

阳和的近音词、同音词

阳和的相关词语

【阳和】的常见问题

  1. 阳和的拼音是什么?阳和怎么读?

    答:阳和的拼音是:yáng hé
    点击 图标播放阳和的发音。

  2. 阳和是什么意思?

    答: 春天的暖气。借指春天。温暖;和暖。喻指和悦的脸色。阳气。祥和的气氛。借指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