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ānshū

拼音
pān shū
注音
ㄆㄢ ㄕㄨ

潘菽的意思

词语解释

潘菽pān shū

  1. (1897-1988)心理学家。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学基础》等。

网络解释

潘菽

潘菽(1897.7.13-1988.3.26),早年称潘淑原名有年,字水叔,江苏宜兴人,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晋升为教授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潘菽从事记忆、错觉、汉字知觉等实验研究后来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提出心理学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而是具有二重性的中间科学的观点将心理活动分为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区别于传统的“知、情、意”三分法体系对意识、身心关系、个性等心理学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潘菽的字义分解

  • 拼音 pān 部首总笔画 15

    潘 [ pān ]1.淘米汁。2.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hū 部首总笔画 11

    菽 [ shū ]豆的总称。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菽麦。菽粟。 [更多解释]

潘菽的分字组词

潘菽的近音词、同音词

潘菽的相关词语

【潘菽】的常见问题

  1. 潘菽的拼音是什么?潘菽怎么读?

    答:潘菽的拼音是:pān shū
    点击 图标播放潘菽的发音。

  2. 潘菽是什么意思?

    答: (1897-1988)心理学家。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学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