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旄
- 拼音
- gān máo
- 注音
- ㄍㄢ ㄇㄠˊ
- 繁体
- 幹旄
干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旄
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诗·鄘风》篇名。
引证解释
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
引《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 浚 之郊。”
北周 庾信 《代人乞致仕表》:“出拥干旄入参衡镜。”
宋•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四:“远迹荒郊谢雋豪春风谁与驻干旄?”
清•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咭叮噹奏着钧天乐又摆些羽葆干旄。”《诗·鄘风》篇名。
引《诗序》谓此诗是赞美“卫文公 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
隋 王通 《文中子·周公》:“越公 聘子。子谓其使者曰:‘存而行之可也。’歌《干旄》以遣之。”
阮逸 注:“《干旄》, 卫 诗,美臣子多好善。”
国语辞典
干旄
古时用旄牛尾系在旗竿顶端的仪仗。后用以指显贵官吏。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出拥干旄入参衡镜。」
引《诗经·鄘·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城。」
《诗经·鄘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干旄美好善也。」或亦指美贵妇人之诗。首章二句为:「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干旄的字义分解
干
拼音 gān gàn 部首 干 总笔画 3干 [ gān gàn ]1.触犯,冒犯,冲犯。如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2.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干仕。3.关连,涉及。如干系。互不相干。4.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如大动干戈。5.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天干。干支。6.涯岸,水边:“河之干兮”。7.个数。如若干。8.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如干燥。干柴。9.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如饼干。豆腐干。10.枯竭,尽净,空虚。如干尽。干杯。11.副词,空,徒然,白白地。如干着急。12.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如干亲。13.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如我又干了他一顿。14.〈方〉慢待;置之不理。如把客人干在一旁。15.〔干将( jiàng )〕古剑名。16.姓。 [更多解释]
旄
拼音 máo mào 部首 方 总笔画 10旄 [ máo mào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更多解释]
干旄的分字组词
干旄的近音词、同音词
干旄的相关词语
【干旄】的常见问题
-
干旄的拼音是什么?干旄怎么读?
答:干旄的拼音是:gān máo
点击 图标播放干旄的发音。 -
干旄是什么意思?
答: 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诗·鄘风》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