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
- 拼音
- chū táng sì jié
- 注音
- ㄔㄨ ㄊㄤˊ ㄙˋ ㄐㄧㄝˊ
- 繁体
- 初唐四傑
初唐四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初唐四杰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并称。
引证解释
初 唐•诗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 和 骆宾王 的并称。
引《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 与 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 王 杨 卢 骆亦号为四杰。”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第六章第四节:“号称初 唐•四杰的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是当时诗人中的佼佼者。”
国语辞典
初唐四杰
唐初诗坛的四大家:王勃、杨烱、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网络解释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初唐四杰的字义分解
初
拼音 chū 部首 衤 总笔画 7初 [ chū ]1.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如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初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2.原来的,原来的情况。如初衷。和好如初。3.姓。 [更多解释]
唐
拼音 táng 部首 口 总笔画 10唐 [ táng ]1.夸大,虚夸。如荒唐。唐大无验。2.空,徒然。如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3.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4.朝代名。如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5.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6.古同“螗”,指蝉。7.姓。 [更多解释]
四
拼音 sì 部首 囗 总笔画 5四 [ sì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如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更多解释]
杰
拼音 jié 部首 木 总笔画 8杰 [ jié ]1.才能出众的人。如俊杰。英雄豪杰。2.特异的,超过一般的。如杰作。杰出人才。 [更多解释]
初唐四杰的分字组词
初唐四杰的相关词语
【初唐四杰】的常见问题
-
初唐四杰的拼音是什么?初唐四杰怎么读?
答:初唐四杰的拼音是:chū táng sì jié
点击 图标播放初唐四杰的发音。 -
初唐四杰是什么意思?
答: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