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儒
- 拼音
- shěn jūn rú
- 注音
- ㄕㄣˇ ㄐㄩㄣ ㄖㄨˊ
- 繁体
- 沈鈞儒
沈钧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沈钧儒
(1875-1963)爱国民主人士法学家。浙江嘉兴人。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曾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次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抗战爆发后获释。1941年参加组织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在香港主持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声明坚决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
网络解释
沈钧儒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
沈钧儒的字义分解
沈
拼音 shěn chén 部首 氵 总笔画 7沈 [ shěn chén ]1.通“瀋”。汁:“为榆沈”。2.沈阳,地名,在辽宁省。3.姓。 [更多解释]
钧
拼音 jūn 部首 钅 总笔画 9钧 [ jūn ]1.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如千钧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钧之势。2.制陶器所用的转轮。如陶钧(亦喻造就人材)。3.乐( yuè )调( diào )如钧弦。4.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如钧安。钧鉴。钧座。 [更多解释]
儒
拼音 rú 部首 亻 总笔画 16儒 [ rú ]1.指读书人。如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如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3.同“懦”,懦弱。 [更多解释]
沈钧儒的分字组词
沈钧儒的相关词语
【沈钧儒】的常见问题
-
沈钧儒的拼音是什么?沈钧儒怎么读?
答:沈钧儒的拼音是:shěn jūn rú
点击 图标播放沈钧儒的发音。 -
沈钧儒是什么意思?
答: (1875-1963)爱国民主人士法学家。浙江嘉兴人。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曾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次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抗战爆发后获释。1941年参加组织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在香港主持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声明坚决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