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ánwèi

拼音
luán yí wèi
注音
ㄌㄨㄢˊ ㄧˊ ㄨㄟˋ
繁体
鑾儀衛

銮仪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銮仪卫luán yí wèi

  1. 清代官署名。清改明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

引证解释

  1. 清•代官署名。 清•改 明 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

    清•昭梿 《啸亭杂录·銮仪卫:“本朝鑾仪卫相沿 明•锦衣卫之制而不司缉探之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说象》:“象房在 宣武门 内城跟迤西归鑾仪卫管理。”

网络解释

銮仪卫

总部位于紫禁城东南角楼处清朝銮仪卫是负责掌管皇帝皇后车驾仪仗的机关设置于皇宫的中央机构。銮仪卫总管大臣为正一品武官(相当于中央警卫局局长)职责非常重大负责皇帝出行仪仗及其保管皇帝的保卫工作由满族贵族亲信担任。具体负责的是銮仪卫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尉等严密的管理保驾事务的系统。

銮仪卫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uán 部首总笔画 14

    銮 [ luán ]1.一种铃铛。銮铃。2.古代帝王的车驾上有銮铃,故亦作帝王车驾的代称。銮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銮驾。銮舆。随銮。迎銮。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仪 [ yí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3.礼物。贺仪。谢仪。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5.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wèi 部首总笔画 3

    卫 [ wèi ]1.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2.防护人员。警卫。后卫。3.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4.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姓。 [更多解释]

銮仪卫的分字组词

銮仪卫的相关词语

【銮仪卫】的常见问题

  1. 銮仪卫的拼音是什么?銮仪卫怎么读?

    答:銮仪卫的拼音是:luán yí wèi
    点击 图标播放銮仪卫的发音。

  2. 銮仪卫是什么意思?

    答: 清代官署名。清改明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