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体
- 拼音
- zhèng shǐ tǐ
- 注音
- ㄓㄥˋ ㄕˇ ㄊㄧˇ
- 繁体
- 正始體
正始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始体
三国·魏后半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因始于魏·齐王·芳·正始年间故名。这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谈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其中嵇康、阮籍的作品虽然也不免受了当时思潮的影响但却能以隐微的方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感慨时事成为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代表。
引证解释
三国 魏 后半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因始于 魏 齐王 芳 正始 年间故名。这时期 老、庄 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谈,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其中 嵇康、阮籍 的作品虽然也不免受了当时思潮的影响,但却能以隐微的方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感慨时事,成为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代表。
引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乃 正始 明道诗杂仙心, 何晏 之徒,率多浮浅唯 嵇 志清峻, 阮 旨遥深故能标焉。”
宋•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正始 体 魏 年号, 嵇 阮 诸公之诗。”
国语辞典
正始体
流行于三国魏正始年间以嵇康、阮籍等人为代表的诗体。
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正始体,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网络解释
正始体
正始为三国曹魏第三代皇帝曹芳年号自公元240年至249年。不过习惯上所说的“正始体”,是指包括正始在内的整个曹魏后期(240~265)的文学风貌。
正始体的字义分解
正
拼音 zhèng zhēng 部首 止 总笔画 5正 [ zhèng zhēng ]1.不偏斜,与“歪”相对。如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2.合于法则的。如正当( dān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合于道理的。如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恰好。如正好。正中( zhōng )下怀。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如他正在开会。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如正面。正本。7.纯,不杂。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改去偏差或错误。如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如正方形。10.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如正电。11.大于零的,与“负”相对。如正数( shù )。12.姓。 [更多解释]
始
拼音 shǐ 部首 女 总笔画 8始 [ shǐ ]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如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2.才,刚才。如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更多解释]
体
拼音 tǐ tī 部首 亻 总笔画 7体 [ tǐ tī ]1.人、动物的全身。如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如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如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如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如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如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如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 xíng )。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如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更多解释]
正始体的分字组词
正始体的相关词语
【正始体】的常见问题
-
正始体的拼音是什么?正始体怎么读?
答:正始体的拼音是:zhèng shǐ tǐ
点击 图标播放正始体的发音。 -
正始体是什么意思?
答: 三国·魏后半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因始于魏·齐王·芳·正始年间故名。这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谈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其中嵇康、阮籍的作品虽然也不免受了当时思潮的影响但却能以隐微的方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感慨时事成为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