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廨本钱
- 拼音
- gōng xiè běn qián
- 注音
- ㄍㄨㄥ ㄒㄧㄝˋ ㄅㄣˇ ㄑㄧㄢˊ
- 繁体
- 公廨本錢
公廨本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廨本钱
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引证解释
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 唐•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
引《唐会要》卷九一载, 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网络解释
公廨本钱
公廨本钱是南北朝隋唐时官府为取得办公费用和官吏俸禄而投入商业活动或高利贷活动的本钱。北朝始设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594年) 改给职田。开皇十七年 (597年) 又予恢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 制定文武官吏俸禄制度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营,每人以五万作为本金交商人经营,每月利息约4000文年息约和本金相等,所收利息分月按人发给,名“月料钱”。
公廨本钱的字义分解
公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公 [ gōng ]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如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如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国家,社会,大众。如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让大家知道。如公开。公报。公然。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如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敬辞,尊称男子。如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雄性的。如公母。公畜。8.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如公公。外公(外祖父)。9.姓。 [更多解释]
廨
拼音 xiè 部首 广 总笔画 16廨 [ xiè ]◎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如郡廨。公廨。 [更多解释]
本
拼音 běn 部首 木 总笔画 5本 [ běn ]1.草木的根。如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如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如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如本部。本体。5.原来。如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如本国。本身。本位。本分( fèn )。 [更多解释]
钱
拼音 qián 部首 钅 总笔画 10钱 [ qián ]1.货币。如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钱庄。钱粮。2.费用。如车钱。买书的钱。3.财物。如有钱有势。4.圆形像钱的东西。如榆钱。荷钱。5.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6.姓。 [更多解释]
公廨本钱的分字组词
公廨本钱的相关词语
【公廨本钱】的常见问题
-
公廨本钱的拼音是什么?公廨本钱怎么读?
答:公廨本钱的拼音是:gōng xiè běn qián
点击 图标播放公廨本钱的发音。 -
公廨本钱是什么意思?
答: 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