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shé

拼音
zhāng yí shé
注音
ㄓㄤ ㄧˊ ㄕㄜˊ
繁体
張儀舌

张仪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张仪舌zhāng yí shé

  1.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因以“张仪舌”为典,谓能说善辩的口才。

引证解释

  1. 后因以“张仪舌”为典,谓能说善辩的口才。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曰:‘ 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 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 仪 曰:‘足矣。’”唐•李白 《赠崔侍御》诗:“笑吐 张仪 舌愁为 庄舄 吟。”
    唐•刘兼 《自遣》诗:“家人莫问 张仪 舌国士须知 豫让 心。”

国语辞典

张仪舌zhāng yí shé

  1. 张仪与楚相饮酒后楚相遗失璧玉怀疑张仪所偷,因而鞭打他数百次仍不承认,后释回。其妻笑以学游说遂招此祸。张仪却问他舌头是否仍在?盖舌头仍在即可继续游说。见《史记·卷七〇·张仪传》。后以张仪舌指虽未发迹但仍有发展的潜能。

    五代·刘兼〈自遣〉诗:「家人莫问张仪舌,国士须知豫让心。」

网络解释

张仪舌

张仪舌,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张仪因被怀疑盗相君之璧,被掠笞数百,后对他妻子说:“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因以“张仪舌”为典,谓能说善辩的口才。亦喻指安身进取之本亦简称为“仪舌”等。

张仪舌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āng 部首总笔画 7

    张 [ zhāng ]1.开,展开。张开。张目(1.睁大眼睛;2.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2.商店开业。开张。3.拉紧。紧张。张力。4.扩大,夸大。夸张。5.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6.料理,应酬。张罗。7.惊惶,慌忙。张惶失措。8.看,望。张望。9.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11.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仪 [ yí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3.礼物。贺仪。谢仪。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5.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é 部首总笔画 6

    舌 [ shé ]1.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2.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3.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4.铃或释中的锤。5.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更多解释]

张仪舌的分字组词

张仪舌的相关词语

【张仪舌】的常见问题

  1. 张仪舌的拼音是什么?张仪舌怎么读?

    答:张仪舌的拼音是:zhāng yí shé
    点击 图标播放张仪舌的发音。

  2. 张仪舌是什么意思?

    答: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因以“张仪舌”为典,谓能说善辩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