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俎
- 拼音
- zá zǔ
- 注音
- ㄗㄚˊ ㄗㄨˇ
- 繁体
- 雜俎
杂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杂俎
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唐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明谢肇浙有《五杂俎》十六卷。
指斑驳的花纹。
引证解释
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
引清•钱谦益 《<镜古篇>序》:“盖 郑广文 薈蕞, 段柯古 杂俎之流。”
指斑驳的花纹。
国语辞典
杂俎
杂记一类的书。如唐人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见《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三》。
网络解释
杂俎
杂俎:明代刘凤著书
杂俎:文体名
杂俎:汉语词汇
杂俎 (汉语词汇)
条目:杂俎
拼音:zá zǔ
注音:ㄗㄚˊ ㄗㄨˇ
指斑驳的花纹。
杂俎的字义分解
杂俎的分字组词
杂俎的相关词语
【杂俎】的常见问题
-
杂俎的拼音是什么?杂俎怎么读?
答:杂俎的拼音是:zá zǔ
点击 图标播放杂俎的发音。 -
杂俎是什么意思?
答: 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唐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明谢肇浙有《五杂俎》十六卷。指斑驳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