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黄钺
- 拼音
- jiă huáng yuè
- 注音
- ㄐㄧㄚˇ ㄏㄨㄤˊ ㄩㄝˋ
- 繁体
- 假黃鉞
假黄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假黄钺
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引证解释
魏 晋•南北朝 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住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引《周书·静帝纪》:“上柱国、 扬州 总管、 随国公 杨坚 为假黄鉞、左大丞相。”
《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冬十一月大举伐 吴 ……命 贾充 为使持节、假黄鉞、大都督以冠军将军 杨济 副之。”
胡三省 注:“黄鉞天子之器,非人臣所得专用故曰假。”
清•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一》:“晋•宋 之制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假黄鉞则可专戮节将矣。”
后亦省作“假鉞”。 宋•陆游 《上殿札子二》:“一旦或有非常陛下择羣臣,使之假鉞而董二军。”
网络解释
假黄钺
魏晋南北朝时,重臣出征往往加有假黄钺的称号。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以黄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之意魏、晋、南北朝地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常加此称号。
在晋朝之前假节、假节钺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礼仪不同。例如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司马懿。
从晋朝开始假节、假节钺开始区分层级。假黄钺(假节钺)成为级别最高的君王授权方式。拥有了假黄钺(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假黄钺的字义分解
假
拼音 jiǎ jià 部首 亻 总笔画 11假 [ jiǎ jià ]1.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如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2.借用,利用。如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3.〔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4.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如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更多解释]
黄
拼音 huáng 部首 黄 总笔画 11黄 [ huáng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如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2.特指中国黄河。如黄灾。治黄。黄泛区。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如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4.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如事情黄了。5.姓。 [更多解释]
钺
拼音 yuè 部首 钅 总笔画 10钺 [ yuè ]1.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2.古星名。 [更多解释]
假黄钺的分字组词
假黄钺的相关词语
【假黄钺】的常见问题
-
假黄钺的拼音是什么?假黄钺怎么读?
答:假黄钺的拼音是:jiă huáng yuè
点击 图标播放假黄钺的发音。 -
假黄钺是什么意思?
答: 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