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

拼音
tǔ jiā zú
注音
ㄊㄨˇ ㄐㄧㄚ ㄗㄨˊ
词性
名词

土家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家族tǔ jiā zú

  1. 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少数民族。约5725万人(1990年)。用土家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擅长编织土花铺盖(织锦)。喜跳摆手舞。传统节日有族年等。主要从事农业。

引证解释

  1.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毕兹卡”意即本地人。与古代“武陵蛮”、“五溪蛮”有渊源关系。人口二百八十余万。分布在 湖南 西北部和 湖北 恩施地区 等地与汉、苗等族杂居。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通用汉语文。 沈从文 《<散文选>题记》:“从全国解放开始 湘 西逐渐在前进在改变。

    湘 西土家族和苗族已成立了联合自治州。”

国语辞典

土家族tǔ jiā zú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对汉族自称为「土家」意即本地人。人口约五百七十万。主要分布于湖南省西部和毗邻的湖北省西南部。由于居住山区擅长开辟梯田也种植油桐。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传统行火葬,后受汉族影响亦行土葬。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汉语及苗语。因与苗、汉杂居故文化、生计都受到影响。

网络解释

土家族

土家族(土家语:Bifzivkar)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353912人

土家族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土 [ tǔ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2.疆域。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不合潮流。土气。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9.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jiā jia jie 部首总笔画 10

    家 [ jiā jia jie ]1.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 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2.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3.居住:“可以家焉”。4.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5.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6.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7.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 háng )家。作家。科学家。8.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9.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10.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族 [ zú ]1.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3.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4.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5.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6.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7.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更多解释]

土家族的分字组词

土家族的相关词语

【土家族】的常见问题

  1. 土家族的拼音是什么?土家族怎么读?

    答:土家族的拼音是:tǔ jiā zú
    点击 图标播放土家族的发音。

  2. 土家族是什么意思?

    答: 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少数民族。约5725万人(1990年)。用土家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擅长编织土花铺盖(织锦)。喜跳摆手舞。传统节日有族年等。主要从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