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òu

拼音
sī kòu
注音
ㄙ ㄎㄡˋ
词性
名词

司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司寇sī kòu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纠察的长官。

    minister of justice;

  2. 姓。

    surname;

引证解释

  1. 官名。 夏 殷 已有之。 周 为六卿之一曰秋官大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春秋 列国亦多置之。 孔子 尝为 鲁 司寇因与 季氏 不合而去。 清•时别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为少司寇。按, 盛安,乾隆 十年迁刑部尚书。参阅《书·洪范》《周礼·秋官·大司寇

    唐•张说 《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碑》:“夫君子大守道而小守位污隆随时,屈伸以义,去令尹而不愠失司寇而遂行。”
    清•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尊人 松石 先生与 张得天 司寇为莫逆交。”
    按, 张得天,名 照,雍正 间官至刑部尚书。 清•昭槤 《啸亭杂录·盛司寇:“公曰:‘臣为司寇尽职而已。’”

  2. 汉 代刑罚名。罚往边地戍守防敌。司通“伺”。

    《汉书·刑法志》:“隶臣妾满二岁为司寇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
    《后汉书·鲁丕传》:“坐事下狱司寇论。”
    李贤 注:“司寇刑名也。”
    《后汉书·张晧传》:“帝乃悟,减 腾 死罪一等餘皆司寇。”
    李贤 注:“输作司寇,因以名焉。”

国语辞典

司寇sī kòu

  1. 职官名。《周礼》秋官有大司寇,为六卿之一,掌理刑狱。后世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称为「少司寇」。

  2. 一种刑罚。将罪犯发往边疆以防御外寇。

    《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帝乃悟,减腾死罪一等,余皆司寇。」

  3. 复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司寇惠子。

司寇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司 [ sī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1.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2.复姓)。司徒(1.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2.复姓)。司马(1.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2.复姓)。司寇(1.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2.复姓)。2.官署名称。人事司。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4.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kòu 部首总笔画 11

    寇 [ kòu ]1.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2.侵略者来侵犯。寇边。3.姓。 [更多解释]

司寇的分字组词

司寇的近音词、同音词

司寇的相关词语

【司寇】的常见问题

  1. 司寇的拼音是什么?司寇怎么读?

    答:司寇的拼音是:sī kòu
    点击 图标播放司寇的发音。

  2. 司寇是什么意思?

    答: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纠察的长官。

    minister of justice;姓。

    su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