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大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学
a古: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英university; college;
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大学的校舍。
引证解释
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
例如:小王 上大学了。
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
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太学。
引《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大戴礼记·保傅》:“束髮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
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髮谓成童。”
《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国语辞典
大学
国家最高学府。分文、理、法、商、农、工、医等学院每学院又分若干系。凡具备三学院者称为「大学」不足者则称为「独立学院」。
学成而治国。
引《礼记·大学·注》:「大学者以其博学而可以为政也。」
《礼记》篇名。相传为曾子所撰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至宋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网络解释
大学 (文献古籍曾子《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 (词语释义)
大学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 xué,古指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现在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大学的字义分解
大
拼音 dà dài 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3大 [ dà dài tài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如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如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如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如老大。6.敬辞。如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如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如大概。大凡。 [更多解释]
学
拼音 xué 部首 子 总笔画 8学 [ xué ]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如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传授知识的地方。如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掌握的知识。如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如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更多解释]
大学的分字组词
大学的近音词、同音词
大学的相关词语
【大学】的常见问题
-
大学的拼音是什么?大学怎么读?
答:大学的拼音是:dà xué
点击 图标播放大学的发音。 -
大学是什么意思?
答: a古: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英university; college;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大学的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