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 拼音
- sān fú tiān
- 注音
- ㄙㄢ ㄈㄨˊ ㄊㄧㄢ
三伏天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国语辞典
三伏天
由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每十天为一伏,共三十天,是天气最热的时候。
网络解释
三伏天 (节气名称)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三伏天的字义分解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三 [ sān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如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表示多次或多数。如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伏
拼音 fú 部首 亻 总笔画 6伏 [ fú ]1.趴,脸向下,体前屈。如伏卧。伏案读书。2.低下去。如此起彼伏。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如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使屈服。如降伏。降龙伏虎。5.隐藏。如伏兵。埋伏。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如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姓。 [更多解释]
天
拼音 ti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4天 [ tiān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如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在上面。如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气候。如天气。天冷。4.季节,时节。如冬天。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如今天。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如天上。天宫。7.自然界。如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天干( 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自然的、生成的。如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1.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2.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更多解释]
三伏天的分字组词
三伏天的相关词语
【三伏天】的常见问题
-
三伏天的拼音是什么?三伏天怎么读?
答:三伏天的拼音是:sān fú tiān
点击 图标播放三伏天的发音。 -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答: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