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chūxiǎnyǒuzhōng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拼音 mǐ bù yǒu chū xiǎn kè yǒu zhōng怎么读

注音 ㄇㄧˇ ㄅㄨˋ ㄧㄡˇ ㄔㄨ , ㄒㄧㄢˇ ㄎㄜˋ ㄧㄡˇ ㄓㄨㄥ

繁体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感情中性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

折叠展开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诗经・大雅・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例子你如今那里想俺家,道不得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用以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语出《《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后借此语以讽谕持志不终的人。《晋书・卷五十三・愍怀太子传》:“信惑奸邪,疏斥正士,好屠酤之贱役,耽苑囿之佚游,可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mí),麻部,共19画

浪费,奢侈。如:靡荡。靡费。侈靡。

分散。如:靡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读(bù fǒu),一部,共4画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yǒu yòu),月部,共6画

存在。如: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表示所属。如:他有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如:有病。情况有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有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如:有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有劳。有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如:有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有夏。有宋一代。

读(chū),衤部,共7画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如: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初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如:初衷。和好如初。

姓。

读(xiān xiǎn),鱼部,共14画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如:鲜果。鲜花。鲜嫩。新鲜。

滋味美好。如:鲜美。鲜甜。这汤真鲜。

有光彩的。如:鲜明。鲜亮。鲜艳。

味美的食物。如:尝鲜。时鲜。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如:海鲜。鱼鲜。

〔鲜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姓。

读(kè),十部,共7画

能够。如:克勤克俭。

战胜,攻下。如: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制伏。如: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严格限定。如:克日。克期。克扣。

消化。如:克食。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如: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读(yǒu yòu),月部,共6画

存在。如: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表示所属。如:他有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如:有病。情况有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有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如:有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有劳。有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如:有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有夏。有宋一代。

读(zhōng),纟部,共8画

末了( liǎo ),完了( liǎo ),与“始”相对。如:年终。终场(末了一场)。终极。终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终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从开始到末了。如:终年。终生。饱食终日。

人死。如:临终。送终。

到底,总归。如:终归。终究。终于。终将成功。

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