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mánjuéshé

南蛮?舌

拼音 nán mán jué shé怎么读

注音 ㄋㄢˊ ㄇㄢˊ ㄐㄩㄝˊ ㄕㄜˊ

繁体 南蠻鴃舌

南蛮?舌的意思

折叠展开

?:即伯劳。
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伯劳鸟。南蛮?舌为讥笑南蛮言语,声如伯劳鸟鸣。后用以讥称与自己不同的语音。

出处典出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出:“中原雅韵何消记,南蛮?舌且休题。”
清˙王韬˙淞隐漫录˙仙人岛:“崔操闽音,啁啾不可辨,翁笑曰:『此真南蛮?舌之声也。』”

南蛮?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nán nā),十部,共9画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如: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姓。

读(mán),虫部,共12画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如:野蛮。蛮横( hèng )。蛮不讲理。

愣,强悍。如:一味蛮干。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如:蛮荒。

方言,相当于“很”如:蛮好。

?

读(ā),口部,共14画

读(shé),舌部,共6画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如: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语言辩论的代称。如:舌战(激烈议论)。

像舌头的东西。如:帽舌。火舌。

铃或释中的锤。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南蛮?舌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