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nrándàomào

岸然道貌

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怎么读

注音 ㄢˋ ㄖㄢˊ ㄉㄠˋ ㄇㄠˋ

感情贬义

近义词道貌岸然

反义词 嬉皮笑脸

岸然道貌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例子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清·邹容《革命军》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嘲讽人。

岸然道貌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道貌岸然”。见“道貌岸然”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道貌岸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道貌岸然”原作“道貌凛然”。“变文”是唐代时兴起的一种讲唱文学,由散文和韵文交替组成,内容以演绎佛经故事及民间、历史故事为主。《维摩诘经讲经文》是根据《维摩诘经》的故事,敷演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经文,然后边讲边唱,有时几十字的经文,可以铺陈为数千字。内容叙述维摩诘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一名弟子前往慰问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后文殊菩萨应命前往。文中描述维摩诘居士的外表和情态,形容他的容貌庄严肃穆,胸怀坦荡,心地光明,远望就像鹤立鸡群似的,近观有如龙来洞口,光彩射人。后来“道貌岸然”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除本义外,也作讽刺用法,用来形容外表故作正经,心中其实不是如此。

【书证】

  • 01.《聊斋志异・卷一・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 02.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现秘戏图者,而回顾其形,则皆岸然道貌也。”

岸然道貌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look gentlemanly(to look severe and solemn)
  2. внéшне высоконрáвственный

岸然道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àn),山部,共8画

水边的陆地。如:河岸。上岸。两岸。

高大。如:伟岸(魁伟,高直)。魁岸。

高傲。如:岸忽(傲慢)。傲岸。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如:岸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古同“犴”,乡间牢狱。

读(rán),灬部,共12画

对,是。如: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以为对,答应,信守。如: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这样,如此。如:当然。然后。然则。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如:显然。忽然。飘飘然。

同“燃”。

读(dào),辶部,共12画

路,方向,途径。如: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如: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如: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如: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如:道观(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如: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如: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如: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如: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如: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读(mào),豸部,共14画

面容。如: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外表的样子。如:礼貌。貌合神离。道貌岸然。

外观。如:全貌。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

描绘,画像:“命工貌妃于别殿”。

岸然道貌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