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jiùwén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拼音 ān yú gù sú nì yú jiù wén怎么读

注音 ㄢ ㄩˊ ㄍㄨˋ ㄙㄨˊ , ㄋㄧˋ ㄩˊ ㄐㄧㄡˋ ㄨㄣˊ

繁体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

感情贬义

近义词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反义词 推陈出新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意思

折叠展开

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例子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人不能成大业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因循守旧。

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准备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提高农民与将士的地位,遭到大夫甘龙与杜挚的反对,商鞅据理力争,认为甘龙的话是世俗之言,他们只能安于故俗,溺于所闻,居官守法。推行新法就可以富国强兵,称霸于诸侯。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ān),宀部,共6画

平静,稳定。如: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如: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如:平安。转危为安。

装设。如:安置。安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如:他安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如:安能如此?

姓。

读(yú),一部,共3画

介词(➊在,如“生于北京”;➋到,如“荣誉归于老师”;➌对,如“勤于学习”;➍向,如“出于自愿”;➎给,如“问道于盲”;➏自,从,如“取之于民”;➐表比较,如“重于泰山”;➑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姓。

读(gù),攵部,共9画

意外的事情。如:事故。变故。故障。

原因。如:缘故。原故。

有心,存心。如: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如: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朋友,友情。如:亲故。沾亲带故。

死亡(指人)如:故去。病故。

所以,因此。如:故此。故而。

古同“顾”,反而。

读(sú),亻部,共9画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如: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如: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如: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如: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读(nì niào),氵部,共13画

淹没。如:溺水。溺死。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如:溺爱。沉溺。

读(yú),一部,共3画

介词(➊在,如“生于北京”;➋到,如“荣誉归于老师”;➌对,如“勤于学习”;➍向,如“出于自愿”;➎给,如“问道于盲”;➏自,从,如“取之于民”;➐表比较,如“重于泰山”;➑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姓。

读(jiù),丨部,共5画

过时的,与“新”相对。如:旧式。旧俗。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如:旧衣服。旧书。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如:旧居。旧友。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如:故旧(指老朋友)。念旧(怀念旧日情谊)。

读(wén),门部,共9画

听见。如: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听见的事情,消息。如:新闻。传闻。见闻。

出名,有名望。如:闻人。闻达。

名声。如:令闻(好名声)。丑闻。

用鼻子嗅气味。如: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

姓。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