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āngdǐng

拔山扛鼎

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怎么读

注音 ㄅㄚˊ ㄕㄢ ㄍㄤ ㄉㄧㄥˇ

感情中性

近义词拔山举鼎 拔山盖世

反义词 软弱无力

拔山扛鼎的意思

折叠展开

拔:拔起来。
扛:两手举起。
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
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例子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正音“扛”,读作“gāng”,不能读作“gàng”。

辨形“鼎”,不能写作“顶”。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故事 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山扛鼎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好徒,急偿夙债。”或作“拔山举鼎”、“扛鼎拔山”。

拔山扛鼎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reat in strength

拔山扛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bá),扌部,共8画

抽,拉出,连根拽出。如: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如:连拔数城。

吸出。如:拔毒。拔火罐儿。

选取,提升。如: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如: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如: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改变。如: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读(shān),山部,共3画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如: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如:山响。山呼万岁。

姓。

读(káng gāng),扌部,共6画

用肩膀承担。如:扛枪。

读(dǐng),鼎部,共12画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如: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如: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如:鼎峙。鼎足之势。

大。如: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正当,正在。如:鼎盛( shèng )。

拔山扛鼎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