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zhī

必由之路

拼音 bì yóu zhī lù怎么读

注音 ㄅㄧˋ ㄧㄡˊ ㄓ ㄌㄨˋ

感情中性

近义词必经之路 终南捷径

反义词 左道旁门 此路不通

必由之路的意思

折叠展开

必:一定;由:经过。
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例子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正音“之”,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辨形“由”,不能写作“油”。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为达到目的必须遵循的途经。

必由之路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inevitable course(necessary way; the road one must follow or take; the only way)
  2. 必(かなら)ず経由する道(みち)
  3. необходимый этáп

必由之路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bì),丶部,共5画

一定。如: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必需(不可少的)。势必。未必。事必躬亲。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

固执:“毋意,毋必”。

果真,假使:“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读(yóu),田部,共5画

原因。如: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自,从。如: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

顺随,听从,归属。如:由不得。信马由缰。

经过,经历。如:必由之路。由来已久。

凭借。如:由此可知。

古同“犹”,尚且,还。

古同“犹”,犹如,好像。

姓。

读(zhī),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lù),足部,共13画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如: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如: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 shù )。

方面,地区。如:外路货。各路人马。

种类。如:一路货色。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车。如:筚路。乘路。

姓。

必由之路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