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ānghǎizhū

沧海遗珠

拼音 cāng hǎi yí zhū怎么读

注音 ㄘㄤ ㄏㄞˇ ㄧˊ ㄓㄨ

繁体 滄海遺珠

感情中性

近义词怀才不遇

反义词 珊瑚在网 野无遗贤

沧海遗珠的意思

折叠展开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出处北宋《新唐书・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例子冯自由《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虽其间不免有沧海遗珠之诮,然大体相差不远。”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被埋没的人才。

沧海遗珠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被采珠人遗漏在大海的珍珠。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被人忽视的珍贵事物。#语出《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列传》。

【典源】

#《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列传》[1]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2]之,答曰:“[3]中方与圣贤对,何暇[4]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5]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二首之二。

[2]让:谴责。

[3]黄卷:书籍。古时为防书蠹,多用黄蘗染纸,因纸色黄,故称为“黄卷”。

[4]偶:和。

[5]黜陟使:唐太宗时恢复对地方的监察制度,派卿、监巡察各州,有罢免或升擢地方官吏之权,称为“黜陟使”。黜,音chù,贬斥。陟,音zhì,提升。

参考

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二首之二

朔风猎猎惨寒沙,关月寥寥咽暮笳。放逐一心终去国,驱驰千里未还家。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直道未容淹屈久,暂劳踪迹寄天涯。

【典故】

狄仁杰(公元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据《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列传》载,狄仁杰的祖父和父亲均在朝为官,家学渊源深厚,使他从小便受到严格的教育,潜心研究学问。在他小时候,有次门人被人杀害,官吏便到狄家来盘问案情,所有人都争著向官吏辩护自己的清白,只有狄仁杰继续专心读书,没有受到影响。后来狄仁杰以明经举第,出任为汴州参军。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诬陷,由黜陟使阎立本审讯。在审讯时,狄仁杰据理直言,陈诉冤情,由于对答如流,让阎立本十分惊讶,临走时称赞道:“孔子曾说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见你的表现,而国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说是遗漏在沧海里的一颗明珠啊!”阎立本就荐举他为并州法曹参军。狄仁杰一生忠于唐室,勤于吏职,政绩颇著,又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拥戴,终能上承贞观,下继开元,为唐朝开展另一个盛世。后来原文中的“沧海遗珠”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珍贵事物。 如果单就“遗珠”的典故来看,那在《庄子・天地》里头就已经有一则关于“遗珠”的寓言。传说黄帝到赤水北方游历,在路上遗失了宝珠,便派出足智多谋的知去寻找,结果没有找到;于是又派眼明手快的离朱和吃诟去寻找,还是没有找到;最后黄帝没法子,只好派出平时就糊里糊涂的象罔,结果宝珠却被他找到了。因此黄帝惊讶道:“我派出那么多精明干练的臣子去找宝珠都没有用,怎么会被最糊涂的象罔找到了呢?”故事里的宝珠,其实是代表道家所主张的道,它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法用人的五官或情智来描述、捕捉,如果想要勉强得到,只会离道越来越远。因此庄子藉著糊涂的象罔找到宝珠,比喻唯有离形去智,方能领悟真道。

【书证】

  • 01.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二首之二:“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直道未容淹屈久,暂劳踪迹寄天涯。”
  • 02.《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列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源)
  • 03.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一出:“但有个抱艺怀才,那曾见沧海遗珠。”

【用法】

语义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珍贵事物。

类别用在“埋没流失”的表述上。

例句

有考试必有所淘汰,沧海遗珠之憾难免。

从事古物鉴定的人最怕眼力不够,沧海遗珠

像他这种难得的人才,如果不录用他,岂非沧海遗珠

识才当如伯乐,假如缺乏眼光,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

他一辈子都花在古物的挖掘,自称是沧海遗珠的探求者。

此次招聘新进人员,受限于录取名额,相信必有沧海遗珠之憾。

沧海遗珠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pearl dropped in the ocean--an unnoticed talent

沧海遗珠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cāng),氵部,共7画

暗绿色(指水)如:沧海。沧浪。沧海遗珠(喻被埋没的人才)。沧海桑田。沧海一粟。

寒,冷:“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读(hǎi),氵部,共10画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如: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用于湖泊名称。如:青海。中南海。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如: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如:人山人海。火海。

漫无目标地。如:海骂。海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如:海棠。

特指中国上海。如:海派。

姓。

读(yí),辶部,共12画

丢失。如:遗失。遗落。

漏掉。如: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如: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如: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如: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如: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如:遗传。

抛弃。如:遗弃。

读(zhū),王部,共10画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如: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像珠子的东西。如:汗珠。泪珠。露珠。

沧海遗珠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