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ngzhèn

重振旗鼓

拼音 chóng zhèn qí gǔ怎么读

注音 ㄔㄨㄥˊ ㄓㄣˋ ㄑㄧˊ ㄍㄨˇ

感情中性

近义词重兴旗鼓 重整旗鼓

重振旗鼓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重整旗鼓”。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例子我深信我们在这样挣扎苦斗中所获得的极可宝贵的经验,对于将来重振旗鼓的《生活日报》是有很大的裨益的。邹韬奋《经历》五九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个人、团体等。

重振旗鼓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如:“他们打算花半年的时间重振旗鼓,希望早日东山再起。”

重振旗鼓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ally(pull oneself together)

重振旗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zhòng chóng),丿部,共9画

分( fèn )量较大,与“轻”相对。如:重负。重荷。重量( 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程度深。如: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价格高。如:重价收买。

数量多。如: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主要,要紧。如: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如: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言行不轻率。如:慎重。自重。

读(zhèn),扌部,共10画

搬动,挥动。如: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奋起,兴起。如:振奋。振作。振兴( xīng )。振振有辞。

古同“赈”,救济。

古同“震”,威震。

读(qí),方部,共14画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如: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如: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读(gǔ),鼓部,共13画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如:鼓乐( yuè )。鼓角( jiǎo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如: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如: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如: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如: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重振旗鼓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