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iwǎnchéng

大才晚成

拼音 dà cái wǎn chéng怎么读

注音 ㄉㄚˋ ㄘㄞˊ ㄨㄢˇ ㄔㄥˊ

近义词大器晚成

大才晚成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主谓 指大有作为的人需经长期磨练,往往成材较晚。[例]写作要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才能收到成效,许多文学家都是~的。△用于成才方面。

大才晚成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大器晚成”。见“大器晚成”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大器晚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大器晚成”一语出于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到“道”的境界不易知、不易行,所以一般俗士听到“道”,就大笑起来,就是因为它难以捉摸。为了解释“道”,老子用“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来作比喻。这些都是“道”的象征。“道”是什么?它就像最圆融的空间,根本不是人为角度所能衡量;它也像最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时间制作,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长时间的修练;它也像天籁般的声音一样,不是言语或乐器所能表现的;它也可以说是无形,不是人力所能觉察的。后来就从这里演变出“大器晚成”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较晚。这是根据后世传本的《老子》演变而出的一句成语,假如参考新发现的出土文献,《郭店楚墓竹简》收录有《老子》一书,“大器晚成”作“大器曼成”,竹简整理小认为“曼”当读作“晚”,裘锡圭则怀疑此字当读为“䟂(慢)”。帛书本《老子》隶书本,则“大器晚成”作“大器免成”,意思是:“道”像最伟大的器物,不是人力所能制作的。这种意思和上下文的“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较能呼应。并附载于此,以供参考。

【书证】

  • 01.《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大才晚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dà dài tài),大部,共3画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如: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如:大局。大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如:不大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如:老大。

敬辞。如:大作。大名。大手笔。

时间更远。如:大前年。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如:大概。大凡。

读(cái),一部,共3画

能力。如: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如:干( gàn )才。奇才。奴才。蠢才。

副词。①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读(wǎn),日部,共11画

太阳落了的时候。如:晚景。晚霞。晚会。晚报。

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如:来晚了。晚年。晚期。晚节。晚婚。

后来的。如:晚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晚辈。

姓。

读(chéng),戈部,共6画

做好,做完。如: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如: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变为。如:长成。变成。

可以,能行。如:成,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如:他办事麻利,真成。

够,达到一定数量。如:成年累( 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如: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十分之一。如:增产三成。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姓。

大才晚成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