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ozhī

刀锯之余

拼音 dāo jù zhī yú怎么读

注音 ㄉㄠ ㄐㄩˋ ㄓ ㄩˊ

繁体 刀鋸之餘

刀锯之余的意思

折叠展开

刀锯:古代刑具,代指刑罚。
受刑之余。指阉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宦者曰:‘臣刀锯之余,不敢以二心事君背主,故得罪于君。’

刀锯之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dāo),刀部,共2画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如: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如:一刀合一百张。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如:刀币。

姓。

读(jù),钅部,共13画

用薄钢片制成有尖齿可以来回拉动割开木头或金属的器具。如:木锯。钢锯。电锯。拉锯。

用锯把东西拉( lā )开。如:锯树。锯木头。锯末。

读(zhī),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yú),人部,共7画

文言代词,我:“余将老”。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如: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 gǔ )(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如:十余人。

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农历四月的别称。

姓。

刀锯之余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