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bài

顶礼膜拜

拼音 dǐng lǐ mó bài怎么读

注音 ㄉㄧㄥˇ ㄌㄧˇ ㄇㄛˊ ㄅㄞˋ

繁体 頂禮膜拜

感情贬义

近义词五体投地 奉若神明 毕恭毕敬 肃然起敬

反义词 不以为然

顶礼膜拜的意思

折叠展开

顶礼: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
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后来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例子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正音“膜”,读作“mó”,不能读作“mò”。

辨形“膜”,不能写作“模”。

辨析顶礼膜拜”和“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敬”。但“顶礼膜拜”偏重在“崇”;表示极其崇拜;“五体投地”偏重在“敬”;表示极其敬佩;并也可用来表示崇拜的程度。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顶礼膜拜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①】

顶礼,五体投地,以头顶礼佛足。膜拜,举两手伏地跪拜。顶礼膜拜指崇拜到了极点。《荡寇志・第四十四回》:“再看时,塔顶忽全,那老僧前面,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痛史・第二十六回》:“汉人不准骚扰,虽一草一木亦不准动。此令一下,合城汉人无不香花灯烛,顶礼膜拜。”

【释义②】

顶礼,五体投地,以头顶礼佛足。膜拜,举两手伏地跪拜。顶礼膜拜指崇拜到了极点。《荡寇志・第四四回》:“再看时,塔顶忽全,那老僧前面,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痛史・第二六回》:“汉人不准骚扰,虽一草一木亦不准动。此令一下,合城汉人无不香花灯烛,顶礼膜拜。”

顶礼膜拜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nd the knee in worship
  2. зéмно клáняться

顶礼膜拜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dǐng),页部,共8画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如:顶点。头顶。山顶。顶巅。顶尖。

用头支承。如:顶承。顶天立地。

支撑,抵住。如:顶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顶门立户。

从下面拱起。如: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

最,极。如:顶好。顶多。顶大。

相对着。如:顶风。顶头。

相当,等于。如:一个顶俩。

担当。如:顶班。不顶事。

代替。如:顶罪。冒名顶替。

争辩,冲撞。如:顶嘴。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如:两顶帽子。

到(某个时间)如:昨天顶十二点才到家。

读(lǐ),礻部,共5画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婚礼。丧( sāng )礼。典礼。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礼教( jiào )。礼治。克己复礼。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如: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如:礼物。礼金。献礼。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姓。

读(mó),月部,共14画

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如:肋膜。耳膜。黏膜。苇膜。

〔膜拜〕跪在地上高举双手虔诚地行礼。

像膜的薄皮。如:牛奶表面结了一层薄膜。

读(bài),龵部,共9画

表示敬意的礼节。如: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

恭敬地。如: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

行礼祝贺。如:拜年。拜寿。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如:拜将( jiàng )。拜相( xiàng )。拜师。拜把子。

姓。

顶礼膜拜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