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xià

低声下气

拼音 dī shēng xià qì怎么读

注音 ㄉㄧ ㄕㄥ ㄒㄧㄚˋ ㄑㄧˋ

繁体 低聲下氣

感情贬义

近义词下气怡声 低三下四 低首下心 俯首帖耳

反义词 不亢不卑 不卑不亢 威武不屈 昂首挺胸 趾高气扬

低声下气的意思

折叠展开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例子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紫娟从没好话回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0回)

辨析同“低三下四”。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歇后语1. 井里吹喇叭 —— 低声下气
2. 床底下吹喇叭 —— 低声下气
3. 钻在水道眼里叹息 —— 低声下气

谜语床底下吹喇叭 (谜底:低声下气)

故事 大观园内的快枯死的海棠反季节开花,预示将有大事发生。不久贾宝玉把从娘胎里衔出的通灵宝玉丢了,贾府上下都出动为宝玉找玉,宝玉因此大病一场,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元妃这时去世,让贾府上下雪上加霜,从此走下坡路。

低声下气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轻柔,态度谦和。形容说话恭顺小心的样子。语出宋・朱熹《童蒙须知・语言步趋》。△“下气怡声”

【典源】

宋・朱熹[1]《童蒙须知・语言步趋》(据清・陈宏谟《养正遗规》卷上引)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2],不可[3]諠哄,[4]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注解

[1]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曾讲学于建阳考亭,因号考亭,晚筑草堂于云谷山,又号云谷老人。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谥文,后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宝庆中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徽国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编次著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清科举奉为标准。

[2]详缓:仔细缓慢。

[3]高言:高声说话。

[4]浮言:没有根据的话。犹今之“胡说”、“开玩笑的话”。

【典故】

朱熹论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专为尚未启蒙的儿童编写了《童蒙须知》,对于学童日常生活的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等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其中在〈语言步趋〉篇中提到,为人子弟,要“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諠哄,浮言戏笑”。就是说:作人子弟,要尊敬长上,态度要恭顺,声音要柔和,说话要详细缓慢,不可以高声諠哗,夸张嘻笑。“低声下气”是直接摘自此处的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恭顺小心的样子。

【书证】

  • 01.《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更兼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以情度情,岂有不爱之理?”
  • 02.《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但是向了人低声下气,称呼他爷,然后问他,他自然有人和你说知所以。”
  • 03.《镜花缘》第五八回:“谁知我低声下气,恭恭敬敬,却去吃他一个冷闷。”
  • 04.《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张姑娘这才把身子向玉凤姑娘斜签著坐了,未经开口,先和容悦色、低声下气的叫了声:『姐姐。』只见姑娘把眼皮儿往上一闪,冰冷的一副面孔,问道:『怎么样?』”
  • 05.《三侠五义》第一一一回:“鲁英在旁,见柳青出言无状,蒋平却低声下气,心甚不平。”

【用法】

语义形容说话恭顺小心的样子。

类别用在“言语谦和”的表述上。

例句

低声下气地求对方原谅自己的过错。

你又没有做错事,何必这样低声下气呢?

学弟正低声下气地向学长请教这道习题的解法。

他那副低声下气的样子,让我不忍心再加以责骂。

他虽然于理有亏,却还强辞夺理,一点也不肯低声下气

在父亲面前,他一向是毕恭毕敬、低声下气地回应父亲的询问。

仗著自己理直气壮,在这件事情上,他始终不肯向对方低声下气

他知道的确是自己理亏,所以无论对方怎么责骂,他总是低声下气地回应著。

他和颜色悦色、低声下气地问妻子说:“老婆!妳就别生气了,万事都是我的不对!”

低声下气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peak in low voice and low breath; be obsequious
  2. 声を低くしてへりくだる
  3. air humble et soumis

低声下气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dī),亻部,共7画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如: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矮短。如:身材低矮。

细小,沉重。如:低微(a.声音细小;b.身份或地位低)。低吟。

程度差。如:低级。低能。眼高手低。

卑贱。如:低贱。低首下心。

等级在下的。如:低俗。低档商品。

价钱少。如:低价出售。

俯,头向下垂。如:低头从事。

读(shēng),士部,共7画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如:声音。声带。

消息,音讯。如:声息。不通声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如: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名誉。如:名声。

音乐歌舞。如: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读(xià),一部,共3画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如: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如: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如:两下都同意。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如:下卷。下次。下限。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如: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使降落。如:下半旗。下棋。

进入。如:下海。

投送。如:下书。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如:下班。下课。

谦辞。如:在下。下官。

颁布。如:下令。

攻克。如:攻下。

卸掉。如: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用,投入精力。如:下工夫。

退让。如:争执不下。

做出判断。如:下结论。

量词,指动作次数。如:打三下。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少于。如:不下二百人。

动物生产。如:鸡下蛋。

读(qì),气部,共4画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如:气体。

呼吸。如: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如: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如: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如: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怒,或使人发怒。如: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 shèng )。忍气吞声。

欺压。如:受气。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如:气功。气血。气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如:痰气。湿气。

景象。如: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低声下气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