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ishūzǒu

飞书走檄

拼音 fēi shū zǒu xí怎么读

注音 ㄈㄟ ㄕㄨ ㄗㄡˇ ㄒㄧˊ

繁体 飛書走檄

感情中性

飞书走檄的意思

折叠展开

迅速地书写文件。

出处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例子论都及政者宗班张,飞书走檄者征陈琳。唐·崔祐甫《穆氏四子讲艺记》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等。

飞书走檄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容书写文件快速。《唐・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唐・崔祐甫・穆氏四子讲艺记》:“刻石铭座者取崔蔡,论都及政者宗班长,飞书走檄者征陈琳。”亦作“飞书驰檄”。

飞书走檄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fēi),飞部,共3画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如: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在空中运动。如: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形容极快。如: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如:刀子飞快。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如:流言飞语。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如:飞桥。飞阁。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如:飞眼。

读(shū),乙部,共4画

成本的著作。如: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如: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如:证书。说明书。

写字或写的字。如: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如: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如: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如:说书。听书。

读(zǒu),走部,共7画

行。如:走路。走步。

往来。如:走亲戚。

移动。如: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往来运送。如:走信。走私。

离去。如:走开。刚走。出走。

经过。如: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如:走气(漏气)。

失去原样。如:走形。走样。

古代指奔跑。如:走马。不胫而走。

仆人,“我”的谦辞。如: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读(xí),木部,共17画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飞书走檄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