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ányǐn

伏鸾隐鹄

拼音 fú luán yǐn hú怎么读

注音 ㄈㄨˊ ㄌㄨㄢˊ ㄧㄣˇ ㄏㄨˊ

繁体 伏鸞隱鵠

伏鸾隐鹄的意思

折叠展开

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伏鸾隐鹄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fú),亻部,共6画

趴,脸向下,体前屈。如:伏卧。伏案读书。

低下去。如:此起彼伏。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如: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使屈服。如:降伏。降龙伏虎。

隐藏。如:伏兵。埋伏。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如: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姓。

读(luán),鸟部,共11画

传说凤凰一类的鸟。如:鸾凤。鸾飘凤泊(喻夫妻离散或才士失意)。鸾翔凤翥(形容书法笔势飞动)。鸾翔凤集(喻人才会聚)。

古同“銮”。

读(yǐn yìn),阝部,共11画

藏匿,不显露。如: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伤痛。如:隐恻。

怜悯。如:恻隐之心。

读(gŭ hú),鸟部,共12画

射箭的靶子。如:鹄的。

伏鸾隐鹄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