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ixiángēngzhāng

改弦更张

拼音 gǎi xián gēng zhāng怎么读

注音 ㄍㄞˇ ㄒㄧㄢˊ ㄍㄥ ㄓㄤ

繁体 改弦更張

感情中性

近义词改弦易辙 改邪归正

反义词 旧调重弹

改弦更张的意思

折叠展开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
张:给乐器上弦。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例子改弦更张,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正音“更”,读作“gēng”,不能读作“gèng”。

辨形“弦”,不能写作“贤”。

辨析见“改弦易辙”。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

谜语欲射一马,误射一獐 (谜底:改弦更张)

故事 西汉时期,儒学家董仲舒读书与做学问十分刻苦,他读书时曾经三年不到自家花园里看一眼。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为人,让他提供施政方略。董仲舒认为秦朝的一些旧制度已经不适应了,就好比琴上的旧弦必须要换掉一样。

改弦更张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改弦更张”。见“改弦更张”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改弦更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改弦更张”的“更”,是更换的意思,“张”则指给乐器上弦。弦乐器弹奏久了,弦会变松或断掉,以致走音,甚至无法弹奏,这时就得更换琴弦,才能重新弹奏。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是西汉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提倡独尊儒术。著有《春秋繁露》等书。因为他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所以汉武帝经常请他在施政方针上提出建议。在〈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见收于《汉书》本传)中,董仲舒论到秦末乃至汉初的天下局势,就像腐朽的木头,又像粪土所做的墙,虽然君王想要发奋图强,却无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国家的制度没有改变。他又举更换乐器的弦为例,说明如果应该更换弦而不更换,就算是最好的乐工也无法弹奏,强调如果制度没有更改,就算有贤人治国,也无法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后来“改弦更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改革变更,重新做起。

【书证】

  • 01.《清史稿・卷一三・兵志四》:“用民之法,总宜深得民心。胜保等所办章程既与民心不洽,自应改弦更张,以期得力。”

改弦更张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ut loose from the past and make a fresh start
  2. 新規(しんき)まき直す,古いものをすて新しいものに変える
  3. изменить свою позицию
  4. changer de politique,de méthode,de conduite(procéder à des réformes)

改弦更张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gǎi),攵部,共7画

变更,更换。如:改变。更( gēn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

姓。

读(xián),弓部,共8画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如: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

乐器上发声的线。如:琴弦。弦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弦歌。管弦。续弦(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弦外之音。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

中医脉象名。如:弦脉。

读(gēng gèng),一部,共7画

改变,改换。如: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经历。如:少( 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如: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读(zhāng),弓部,共7画

开,展开。如:张开。张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商店开业。如:开张。

拉紧。如:紧张。张力。

扩大,夸大。如:夸张。

放纵,无拘束。如:乖张。嚣张。

料理,应酬。如:张罗。

惊惶,慌忙。如:张惶失措。

看,望。如:张望。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量词。如: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姓。

改弦更张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