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ěngzhīchén

骨鲠之臣

拼音 gǔ gěng zhī chén怎么读

注音 ㄍㄨˇ ㄍㄥˇ ㄓ ㄔㄣˊ

繁体 骨鯁之臣

感情褒义

骨鲠之臣的意思

折叠展开

骨鲠:比喻刚直。
刚正忠直的官员。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例子章炳麟《商鞅》:“此骨鲠之臣所以不可为,而公孙弘、张汤之徒。”

用法作宾语;指正直的官员。

故事 宋朝时期,鲁宗道参知政事,立朝刚正,嫉恶若仇,敢于直谏,对奸臣丝毫不留情面。权贵们因此纷纷害怕他,因他姓鲁,跟鱼字相近,因此说他是鱼头参政(刺多,难对付)。百姓则称他为“骨鲠之臣”

骨鲠之臣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犯颜谏诤,敢进忠言的臣子。《唐・韩愈・争臣论》:“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

骨鲠之臣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 outspoken minister who gives unpleasant advice

骨鲠之臣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gǔ gū),骨部,共9画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如: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如:伞骨。扇骨。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如: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如:侠骨。骨气。

读(gěng),鱼部,共15画

鱼骨。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鱼骨卡在嗓子里。

直。如:骨鲠。鲠直(同“梗直”、“耿直”)。鲠言。

读(zhī),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chén),臣部,共6画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如: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古人谦称自己。

古代指男性奴隶。如:臣仆。臣虏。

骨鲠之臣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