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bānglùndào

经邦论道

拼音 jīng bāng lùn dào怎么读

注音 ㄐㄧㄥ ㄅㄤ ㄌㄨㄣˋ ㄉㄠˋ

繁体 經邦論道

感情褒义

经邦论道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出处唐・魏征《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例子今朝喜得登廊庙,佐明君经邦论道,这都是辛苦中博来荣耀。《群音类选·四德记·三元报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经邦论道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治理国家,谈论道理。《隋书・卷三十七・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群音类选・官腔类・卷八・四德记・三元报捷》:“今朝喜得登廊庙,佐明君经邦论道,这都是辛苦中博来荣耀。”

经邦论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jīng),纟部,共8画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如: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如: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如: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治理,管理。如: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通过。如: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禁受。如: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如: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如:经脉。经络。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如:已经。曾经。

缢死,上吊。如:自经。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如:月经。经血。

古同“京”,数目。

姓。

读(bāng),阝部,共6画

bāng ㄅㄤˉ 国。如: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读(lùn lún),讠部,共6画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如: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如: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如:系统论。

看待。如:一概而论。

衡量,评定。如:论罪。论功行赏。

按照。如:论件。论资排辈。

姓。

读(dào),辶部,共12画

路,方向,途径。如: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如: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如: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如: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如:道观(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如: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如: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如: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如: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如: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经邦论道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