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zhòng

如释重负

拼音 rú shì zhòng fù怎么读

注音 ㄖㄨˊ ㄕˋ ㄓㄨㄥˋ ㄈㄨˋ

繁体 如釋重負

感情中性

近义词轻装上阵

反义词 千钧重负 如牛负重

如释重负的意思

折叠展开

像放下重担那样。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出处春秋・穀梁子《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例子姐姐如释重负似的松了一口气。(曲波《林海雪原》一)

正音“重”,读作“zhòng”,不能读作“chóng”。

辨形“释”,不能写作“事”。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消除紧张的心情。

歇后语高考结束 —— 如释重负

谜语一一松绑 (谜底:如释重负)

故事 春秋时期,鲁昭公姬稠童心未泯,贪图享受,视国家大事为儿戏,弄得老百姓很不安宁。他因管季平子与昭伯两家斗鸡的事而激怒了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与叔孙氏三家联手把鲁昭公赶出鲁国,史书上写:“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如释重负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语出《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后亦用“如释重负”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松愉快。

【典源】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经〕冬十月,郓溃。[传〕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上下不相得则恶矣,亦讥公也。[1],民如释重负

注解

[1]昭公出奔:昭公出走至晋国的干侯。

【典故】

春秋鲁国的国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纪轻轻的就即位了,但却整天嬉戏无度,没有把心思放在国事的治理上,昏庸无能。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鲁公的家族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孙氏的权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时,三桓联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齐国。后来又到了晋国,晋君把他安置在干侯这个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鲁国几乎七年没有国君。当初昭公在出走时,先居于郓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郓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溃乱。因此《谷梁传》形容昭公离开郓城出奔到晋国,对郓城的人民来说,好像放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一样。后来“如释重负”被用来形容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亦用来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松愉快。

【书证】

  • 01.《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源)
  • 02.《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太守得他去了,如释重负,背上也轻松了好些。”
  • 03.《聊斋志异・卷五・花姑子》:“又以衣覆余饼,懵㥭酣睡,辰分始醒,如释重负。”
  • 04.《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是日,从夫人归,得所托,如释重负焉。”
  • 05.《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首县正在为难,齐巧院上派人下来说:『把外国凶手,先送到洋务局里安置。……』首县闻言,如释重负,赶忙前去验尸,提问苦主邻右。”
  • 06.清・方苞〈考槃集序〉:“君子难进而易退,非以为名也,所见者大。故其进也,常觉其志之难称;而其退也,如释重负然。”

【用法】

语义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

类别用在“纾解放松”的表述上。

例句

听到医生说父亲已无大碍,我们都如释重负

这件秘密揭露后,她反而如释重负,多年来心头的阴影一扫而空。

恐怖的台风夜终于过了,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感到如释重负

语义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松愉快。

类别用在“纾解放松”的表述上。

例句

看到儿子成家立业,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知道自己录取后,他一扫阴霾,如释重负地嘘了口气。

看到大家都如预期的上榜了,老师这才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

期末考终于结束了,大家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开始筹划即将开始的暑假生活。

如释重负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eel a sense of relief
  2. 重荷(おもに)を下(お)ろしたような気(き)がする
  3. точно с плеч свалилась тяжёлая ноша
  4. comme si l'on lui avait délivré d'un lourd fardeau

如释重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rú),女部,共6画

依照顺从。如: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比得上,及。如: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到,往。如:如厕。

假若,假设。如:如果。如若。假如。

奈,怎么。如: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与,和:“公如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如:突如其来。

表示举例。如:例如。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读(shì),釆部,共12画

解说,说明。如:解释。注释。释文。释义。

消除,消散。如: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放开,放下。如:释放。保释。手不释卷。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如: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 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读(zhòng chóng),丿部,共9画

分( fèn )量较大,与“轻”相对。如:重负。重荷。重量( 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程度深。如: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价格高。如:重价收买。

数量多。如: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主要,要紧。如: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如: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言行不轻率。如:慎重。自重。

读(fù),贝部,共6画

驮,背( bèi )如: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担任。如:担负。负责。负累( lěi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仗恃,依靠。如: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遭受。如:负伤。负屈。

具有,享有。如:久负盛誉。

欠(钱)如:负债。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如:负数。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如:负电。负极。

违背,背弃。如:负心。负约。忘恩负义。

失败,与“胜”相对。如:不分胜负。

如释重负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