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ǎnbīngyóuyǒng

散兵游勇

拼音 sǎn bīng yóu yǒng怎么读

注音 ㄙㄢˇ ㄅㄧㄥ ㄧㄡˊ ㄩㄥˇ

繁体 散兵遊勇

感情贬义

近义词残兵败将

反义词 坚甲利兵

散兵游勇的意思

折叠展开

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例子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正音“散”,读作“sǎn”,不能读作“sàn”。

辨形“勇”,不能写作“泳”。

辨析散兵游勇”和“残兵败将”都可指被战败的军队。但“散兵游勇”着重强调“散”、“游”;指军队没有组织性;纪律性;行动散乱;而“残兵败将”着重强调“残”;“败”指败得很惨的军队。“残兵败将”还可以称在竞赛中失败的对方;而“散兵游勇”不能。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散兵游勇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本指逃散无统属的兵士。后借指不属于团体,而独自行动的人。如:“旧时地方为了保卫乡里,常常招募散兵游勇,以护卫乡里。”

散兵游勇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freeman; an unoccupied person)
  2. 統率者(とうそつしゃ)を失(うしな)ったばらばらの兵隊(へいたい)
  3. ушедший из своей чáсти

散兵游勇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sàn sǎn),攵部,共12画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如: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分布,分给。如:散布。散发( fā )。天女散花。

排遣。如:散心。散闷( mèn )。

解雇。如: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读(bīng),八部,共7画

武器。如: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如: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读(yóu),氵部,共12画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如:游泳。游水。

从容地行走。如:周游。游历。游逛。游兴( xìng )。游记。游说( shuō )。游山玩水。

〈书〉交往,来往。如:交游。

不固定。如: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河流的一段。如:上游。中游。下游。

姓。

读(yǒng),力部,共9画

有胆量,敢做。如:勇敢。勇毅。勇气。勇士。英勇。奋勇。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如:兵勇。劲勇。募勇。

姓。

散兵游勇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