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quē

拾遗补阙

拼音 shí yí bǔ quē怎么读

注音 ㄕˊ ㄧˊ ㄅㄨˇ ㄑㄩㄝ

繁体 拾遺補闕

感情中性

近义词补阙拾遗

拾遗补阙的意思

折叠展开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例子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始得粗就隐话,拾遗补阙,商榷繁简,不无搔首苦心。”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补充别人所遗漏的事物。

拾遗补阙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弥补疏漏、匡正过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清史稿・卷四二一・李菡传》:“夫献可替否,宰相之责也;拾遗补阙,谏官之职也。”

拾遗补阙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ake good omissions and deficiencies

拾遗补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shí shè),扌部,共9画

捡,从地上拿起。如: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收,敛,整理。如:收拾。拾掇。

“十”的大写。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读(yí),辶部,共12画

丢失。如:遗失。遗落。

漏掉。如: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如: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如: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如: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如: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如:遗传。

抛弃。如:遗弃。

读(bǔ),衤部,共7画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如: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如: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益处。如: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读(quē què),门部,共13画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过错。如:阙失。

姓。

拾遗补阙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