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zhìbīnbīn

文质彬彬

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怎么读

注音 ㄨㄣˊ ㄓˋ ㄅㄧㄣ ㄅㄧㄣ

繁体 文質彬彬

感情褒义

近义词彬彬有礼 温文尔雅

反义词 俗不可耐 出言不逊 放荡不羁 野调无腔

文质彬彬的意思

折叠展开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例子新来的语文教师戴着一副近视镜,身穿一身学生装,显得文质彬彬

正音“质”,读作“zhì”,不能读作“zī”。

辨形“彬”,不能写作“斌”。

辨析文质彬彬”和“温文尔雅”都形容人态度温和、从容、举止斯文。但“文质彬彬”偏重于从容;有时还可以表示有风度;有气派;口语中也可用;“温文尔雅”偏重于温和;仅用作书面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用于男性。

谜语中山先生素有礼貌 (谜底: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作为一个君子,必须文采和实质均备,表里一致。语出《论语・雍也》。后用“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也用作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

【典源】

《论语・雍也》

子曰:“[1][2]。文质[3],然后君子。”

注解

[1]质胜文则野:实质胜过文采,就显得鄙略。

[2]文胜质则史:文采胜过实质,就显得虚华。

[3]彬彬: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

【典故】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并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后世尊为“至圣先师”。《论语》一书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互相问答的话,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内在的实质胜过了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质朴;而文采胜过实质的话,就会因为文辞过于繁杂而显得虚华。只有在端庄的外表礼仪和崇高的内心修养配合协调,才能达到表里一致,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后来“文质彬彬”被用来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或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

【书证】

  • 01.《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源)
  • 02.《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
  • 03.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
  • 04.《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
  • 05.唐・王勃〈三国论〉:“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
  • 06.元・白朴《东墙记・楔子》:“文质彬彬一丈夫,千里寻师为学谋。”
  • 07.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卷六・毕命》:“盖离于质者非文,而离于文者无质也。……故文质彬彬,而体要立矣。”
  • 08.《镜花缘》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

【用法】

语义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

类别用在“举止高雅”的表述上。

例句

文质彬彬的仪表,确实迷倒不少追求者。

看他文质彬彬,谈吐不俗,是一位有为的年轻人。

我喜欢的是文质彬彬的人,可不是你这种粗卤的莽汉!

别看他平日文质彬彬,打起球来,可一点都不让对方有喘气机会。

语义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

类别用在“文丰辞美”的表述上。

例句

一篇好文章,必定内容充实,辞采丰茂,文质彬彬才能行之久远。

文章写作要能达到文质彬彬,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辨识】

形音彬,音ēn。彬彬,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不可写作“杉”。

文质彬彬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uave
  2. 上品(じょうひん)で礼儀正(れいぎただ)しい
  3. деликáтый(быть мягким в обращении)
  4. manières doucereuses

文质彬彬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wén),文部,共4画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如: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如: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如: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如: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如: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如: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如:文质彬彬。

温和。如: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如: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如: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如:文科。

掩饰。如: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如:一文不名。

姓。

读(zhì),⺁部,共8画

本体,本性。如: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朴素,单纯。如:质朴。质直。

问明,辨别,责问。如: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抵押或抵押品。如:人质。

同“贽”,礼物。

读(bīn),彡部,共11画

〔彬彬〕形容文雅,如“彬彬有礼”。

读(bīn),彡部,共11画

〔彬彬〕形容文雅,如“彬彬有礼”。

文质彬彬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