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èfēn

五裂四分

拼音 wǔ liè sì fēn怎么读

注音 ㄨˇ ㄌㄧㄝˋ ㄙˋ ㄈㄣ

近义词四分五裂

五裂四分的意思

折叠展开

参见[四分五裂]。

五裂四分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四分五裂”。见“四分五裂”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四分五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四分五裂”原指四方受敌,国土易被分解割裂。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一》。战国时张仪在秦国任相国,受秦惠王重用,主张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打算让六国背叛合纵之约以事秦。张仪到魏国游说魏王,想让魏国首先事秦,让其他各国效法跟进。张仪告诉魏王说:“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超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阻隔。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兵马飞驰,不用花多少力气就可以到达。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边和齐国接境,士兵必须驻守四面边疆,总计防守边塞堡垒的人不下于十万。剩下可以和敌人对垒,保护国家安全的部队就不多了。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假使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和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魏国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魏国的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南面;这就是所谓的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张仪以告诉魏王,魏国正处于四方受敌的情势,国土容易被分解割裂,游说魏背弃合纵,加入连横以事秦。后来“四分五裂”被用来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团结。

【书证】

  • 01.明・海瑞〈申海南道陈双山文〉:“然以三州十县制黎则又千谿万径,皆可施功;五裂四分,柄执在我。”

五裂四分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wǔ),一部,共4画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如: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liè liě),衣部,共12画

破开,开了缝( fèng )如:裂开。裂纹。裂缝。裂痕。裂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裂隙。裂罅(裂缝)。分裂。破裂。决裂。割裂。扯裂。

读(sì),囗部,共5画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如: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读(fēn fèn),八部,共4画

区划开。如: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如: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如:分会。分行( háng )。

散,离。如: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辨别。如:区分。分析。

区划而成的部分。如:二分之一。

一半。如: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五裂四分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