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shídīng

眼不识丁

拼音 yǎn bù shí dīng怎么读

注音 ㄧㄢˇ ㄅㄨˋ ㄕˊ ㄉㄧㄥ

繁体 眼不識丁

感情中性

近义词目不识丁

眼不识丁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眼不识丁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目不识丁”。见“目不识丁”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目不识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目不识丁”原作“不识一丁”。据《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列传》载,唐代时,张弘靖被任命为幽州节度使,掌管幽州地方的军政。当他前往幽州上任时,当地百姓夹道观看,看到他乘著轿子走在军队之中,大家都非常惊讶。因为当地的将军都是与士兵一同日晒雨淋,从不坐轿子的,因此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为安禄山之乱的发起地,人民向来强悍尚武,张弘靖想改善当地的民风,便毁坏安禄山的坟墓,此举更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感。他的两个从官韦雍、张宗厚行为嚣张跋扈,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喝醉酒还要大队人马护送他们回家,烛火照得整条街通亮。看到不满意的事就乱骂大叫,还对士兵说:“现在天下太平,你们会拉弓射箭有什么用?还不如去认识一个『丁』字来得有用!”因为“丁”字是很容易认识的字,如果连“丁”字都不认识,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这句话不但夸赞了自己,也取笑了长于武艺的兵士。使得士兵们相当地气愤,对他们深恶痛绝。后来“目不识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

【书证】

  • 01.宋・文天祥〈不睡〉诗:“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眼不识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yǎn),目部,共11画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如: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如:眼光远大。眼界开阔。

孔洞,窟窿。如:炮眼。针眼儿。泉眼。

关节,要点。如:节骨眼儿。字眼儿。

戏曲中的节拍。如:一板三眼。

当前。如:眼前利益。眼下。

量词。如:一眼井。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读(bù fǒu),一部,共4画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shí zhì),讠部,共7画

知道,认得,能辨别。如:识辨。识破。识相( xiàng )。识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如:知识。常识。

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见识。远见卓识。

读(dīng zhēng),一部,共2画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如: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如:园丁。

眼不识丁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