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ng

庸夫俗子

拼音 yōng fū sú zǐ怎么读

注音 ㄩㄥ ㄈㄨ ㄙㄨˊ ㄗˇ

庸夫俗子的意思

折叠展开

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出处宋・魏了翁《水调歌头》词:高氏八千石,驺哄溢街坊。庸夫俗子,夸道锦绣里家乡。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十七回:若然贪图安乐,靠人营生,乃是~所为,岂是你我终身事业?

庸夫俗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yōng),广部,共11画

平常,不高明的。如: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需要。如: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岂,怎么。如: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如:租庸调。

功劳。如:庸绩(功绩)。

古同“佣”,雇佣。

读(fū fú),一部,共4画

旧时称成年男子。如: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如:夫役。拉夫。

〔夫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如:丈夫。夫妇。

读(sú),亻部,共9画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如: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如: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如: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如: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读(zǐ),子部,共3画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如:菜子。瓜子儿。子实。

动物的卵。如:鱼子。蚕子。

幼小的,小的。如:子鸡。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子弹( dàn )。棋子儿。

与“母”相对。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如: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旗子。乱子。胖子。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敲了两下子门。

姓。

庸夫俗子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