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ànxiāozàidào

怨嚣载道

拼音 yuàn xiāo zài dào怎么读

注音 ㄩㄢˋ ㄒㄧㄠ ㄗㄞˋ ㄉㄠˋ

繁体 怨囂載道

近义词怨声载道

怨嚣载道的意思

折叠展开

怨嚣载道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怨声载道”。见“怨声载道”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怨声载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后汉书・卷六三・李杜列传・李固》载,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和宦官政争,造成当时朝野动荡不安,东汉的国运也摇摇欲坠。汉和帝死后,出生才百余天的殇帝即位,不久即夭折,于是邓太后与其兄弟邓骘迎立年仅十三岁的安帝,但大权仍掌握在邓太后手中。邓太后死后,安帝亲政,邓氏一门立刻遭到贬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阎氏掌握大权。安帝死后,阎氏立年幼的北乡侯为少帝,不久即病死。这时对于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满的宦官们,便趁机发动政变,杀掉阎氏一门及其同党,拥立顺帝。但顺帝即位后,政权并未回到皇帝手中,实权仍由皇后的父亲大将军梁商掌握。梁商见到政局败坏,民间灾异四起,想要整顿朝政,于是四处延揽有才德之士。李固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博学多才,有气节操守,不同流合污,多次辞退朝廷的征用。他曾纵论时弊,建议皇帝应该压制外戚、罢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没有受到采纳,于是便到汉中隐居起来。这次梁商请他出来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够先端正朝廷风气,于是又上书说道:“安帝在位的时侯,任用外戚小人,他们公开地收受贿赂,任用人才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天下才会纷扰不已,路上都充满了百姓抱怨的声音。希望将军能够以天下为忧,崇尚俭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国之道。”但是梁商却没有接纳李固的建议。这段话的原文“天下纷然,怨声满道”,后来演变出“怨声载道”这句成语,用来形容群众普遍的怨恨和不满。

【书证】

  • 01.元・贡师泰〈上虞县核田记〉:“一切军资,悉取于民,重轻失当,怨嚣载道。”

怨嚣载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yuàn),心部,共9画

仇恨。如: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不满意,责备。如:埋( 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读(xiāo),口部,共18画

喧哗。如:叫嚣。喧嚣。嚣嚣(喧哗声)。嚣张(放肆;跋扈)。嚣谤(为众人所谤议)。嚣风。嚣然。嚣尘。甚嚣尘上。

读(zǎi zài),车部,共10画

年;岁。如:千载难逢。三年两载。

记录;刊登;描绘。如:记载。连载。转载。

读(dào),辶部,共12画

路,方向,途径。如: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如: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如: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如: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如:道观(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如: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如: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如: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如: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如: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怨嚣载道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