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wèizhī

郑卫之曲

拼音 zhèng wèi zhī qǔ怎么读

注音 ㄓㄥˋ ㄨㄟˋ ㄓ ㄑㄩˇ

繁体 鄭衛之曲

感情中性

近义词郑卫之声 郑卫之音

郑卫之曲的意思

折叠展开

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

郑卫之曲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汉・荀悦・前汉纪・卷十九・宣帝纪三》:“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亦作“郑卫之声”、“郑卫之音”。

郑卫之曲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zhèng),阝部,共8画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如:郑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姓。

读(wèi),卩部,共3画

保护,防护。如: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防护人员。如:警卫。后卫。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如:威海卫(在山东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姓。

读(zhī),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qū qǔ),丨部,共6画

弯转,与“直”相对。如:弯曲。曲折( zhé )。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如:曲说。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弯曲的地方。如:河曲。

偏僻的地方。如:乡曲。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如:酒曲。曲霉。

姓。

郑卫之曲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