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
迎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迎春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迎候春天。
迎新年。
花名。即迎春花。
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引证解释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
《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车骑服饰皆青。”
唐•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迎候春天。
引南朝•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迎新年。
引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
《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花名。即迎春花。参见“迎春花”。
引唐•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
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国语辞典
迎春
迎接春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帝王率百官迎祭于东郊后地方亦有此例。
引《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余,形容怪异。」迎接春天。
网络解释
迎春 (汉语词汇)
迎春,中国立春习俗。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腊月底或正月初,表示春天来到和万物复苏。相传,春神为句芒,西方天帝少昊之子。常执一大圆规,主管春天诸事。迎春礼仪,皆由祭拜句芒而来。自周代始,历朝均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
迎春的字义分解
迎
拼音 yíng 部首 辶 总笔画 7迎 [ yíng ]1.接。如迎接。欢迎。迎宾。迎候。2.面对着,冲着。如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 jiě )。3.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如逢迎。迎合。 [更多解释]
春
拼音 chūn 部首 日 总笔画 9春 [ chūn ]1.一年的第一季。如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两性相求的欲望。如春心。怀春。3.生机。如大地回春。4.姓。 [更多解释]
迎春的分字组词
迎春的近音词、同音词
迎春的相关词语
【迎春】的常见问题
-
迎春的拼音是什么?迎春怎么读?
答:迎春的拼音是:yíng chūn
点击 图标播放迎春的发音。 -
迎春是什么意思?
答: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迎候春天。迎新年。花名。即迎春花。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