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纠
- 拼音
- tán jiū
- 注音
- ㄊㄢˊ ㄐㄧㄡ
- 繁体
- 彈糾
弹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弹纠
弹劾官吏的过恶。
例州司不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后汉书·史弼传》
英accuse; impeach;
引证解释
亦作“弹糺”。 犹弹劾。
引汉•应劭 《风俗通·十反·安守太定汝南胡伊》:“时公 袁隗 意亦非之然不弹纠。自是之后弥以滋甚。”
《世说新语·自新》“处 遂改励” 刘孝标 注引 晋•孙盛 《晋阳秋》:“处 仕 晋•为御史中丞多所弹糺。”
《旧唐书·韦见素传》:“弹纠长吏,所至肃然。”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摈斥制外弹纠司扃,以断蠆毒之尾。”谓纠正。
引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宋•元 以来此説流传不絶,且广被民间致劳学者弹纠,而实则仅出于 李公佐 假设之作而已。”
网络解释
弹纠
弹纠,读音tán jiū,汉语词语,弹劾官吏的过恶。出自《后汉书·史弼传》。
弹纠的字义分解
弹
拼音 dàn tán 部首 弓 总笔画 11弹 [ dàn tán ]1.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如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2.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更多解释]
弹纠的分字组词
弹纠的近音词、同音词
弹纠的相关词语
【弹纠】的常见问题
-
弹纠的拼音是什么?弹纠怎么读?
答:弹纠的拼音是:tán jiū
点击 图标播放弹纠的发音。 -
弹纠是什么意思?
答: 弹劾官吏的过恶。
例州司不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后汉书·史弼传》
英accuse; imp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