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ànjìnzhēngshàngyóu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拼音 gǔ zú gàn jìn lì zhēng shàng yóu怎么读

注音 ㄍㄨˇ ㄗㄨˊ ㄍㄢˋ ㄐㄧㄣˋ , ㄌㄧˋ ㄓㄥ ㄕㄤˋ ㄧㄡˊ

繁体 鼓足幹勁,力爭上游

感情中性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意思

折叠展开

鼓:鼓动,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
把劲头鼓足,努力争取进入先进行列。

出处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例子谢觉哉《冷和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是热,没有冲天的干劲、争上游的决心,一切都无从谈起。”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gǔ),鼓部,共13画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如:鼓乐( yuè )。鼓角( jiǎo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如: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如: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如: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如: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读(zú),足部,共7画

脚。如: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如:鼎足。碗足。

充分,够量。如:足月。足见。足智多谋。

完全。如:足以。足色。

值得,够得上。如: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增益。如:以昼足夜。

读(gān gàn),干部,共3画

触犯,冒犯,冲犯。如: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干仕。

关连,涉及。如:干系。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如:大动干戈。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天干。干支。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个数。如:若干。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如:干燥。干柴。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如:饼干。豆腐干。

枯竭,尽净,空虚。如:干尽。干杯。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如:干着急。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如:干亲。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如:我又干了他一顿。

〈方〉慢待;置之不理。如:把客人干在一旁。

〔干将( jiàng )〕古剑名。

姓。

读(jìn jìng),力部,共7画

力气,力量。如:劲头。费劲。干劲。

精神,情绪,兴趣。如:干活儿起劲儿。这部电影真没劲。

读(lì),力部,共2画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如:力气。力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如: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如: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用极大的力量。如: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姓。

读(zhēng),⺈部,共6画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如:争夺。竞争。争长论短。

力求实现。如:争取。争气。争胜。

方言,差,欠。如:总数还争多少?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如:争不。争知。争奈。

读(shàng shǎng),卜部,共3画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如: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如: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如: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如:上山。上车。上升。

去,到。如:上街。

向前进。如:冲上去。

增加。如:上水。

安装,连缀。如: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涂。如:上药。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如:上课。上班。

拧紧发条。如:上弦。

登载,记。如:上账。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如:晚上。桌上。组织上。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如: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如:上年纪。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读(yóu),氵部,共12画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如:游泳。游水。

从容地行走。如:周游。游历。游逛。游兴( xìng )。游记。游说( shuō )。游山玩水。

〈书〉交往,来往。如:交游。

不固定。如: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河流的一段。如:上游。中游。下游。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