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ítóushìàn

回头是岸

拼音 huí tóu shì àn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ㄟˊ ㄊㄡˊ ㄕˋ ㄢˋ

繁体 回頭是岸

感情中性

近义词浪子回头 迷途知返

反义词 怙恶不悛 执迷不悟

回头是岸的意思

折叠展开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
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例子只要他们认破迷津,那便回头是岸(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

辨形“岸”,不能写作“崖”。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歇后语苦海无边 —— 回头是岸

谜语1. 下河 (谜底:回头是岸)
2. 辞海 (谜底:回头是岸)
3. 过河 (谜底:回头是岸)
4.

回头是岸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有所觉悟而决心改正。※语或出《朱子语类・卷五九・孟子・告子上》。后用“回头是岸”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title="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典源】

※《朱子语类・卷五九・孟子・告子上》

或问:“求[1]”。曰:“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2]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知言中或问『求放心』,答语举齐王见牛事。某谓不必如此说,不成不见牛时,此心便求不得!若使某答之,只曰:『知其放而求之,斯不放矣。』『而求之』三字,亦自剩了。”

注解

[1]放心:放恣、放散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所说

[2]苦海:佛教用法,比喻生死轮回的三界。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典故】

“回头是岸”,典源或出于《朱子语类・卷五九・孟子・告子上》。有人问朱熹要如何如孟子所说的“求放心”,也就是要如何约束放散之心?朱子引了“回头是岸" title="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来说明只要决心改正,心就在那里,不必特别去追求。“回头是岸”这个成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如元代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家常以“回头是岸" title="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明生死轮回虽然是无穷尽的,但只要能看到自我清净的本性,即可解脱轮回的痛苦;后来引申来劝人改过自新。

【书证】

  • 01.《朱子语类・卷五九・孟子・告子上》:“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源)
  • 02.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兀那世间的人,那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
  • 03.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04.元・无名氏〈满庭芳・百岁光阴〉词:“降心定,回头是岸,咫尺到瀛洲。”
  • 05.《歧路灯》第六三回:“娄朴道:『世兄果不嫌家伯语重,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诽。』”
  • 06.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大凡风流佳话,多是地狱根苗。昨见冥官录籍,故吾得记之,孽海洪波,回头是岸。”
  • 07.《镜花缘》第四四回:“道姑道:『我要到苦海边回头岸去。』小山忖道:『据这禅语,明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了。』」
  • 08.《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们众人今日这番行事,才不枉称世界上的英雄,才不枉作人家的儿女。”

【用法】

语义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

类别用在“改过悔悟”的表述上。

例句

他的本性不坏,只是误入歧途,每个人都希望他能回头是岸

俗话说:“回头是岸" title="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能改过自新,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即使曾做过坏事,但回头是岸,只要肯改过,前途仍大有可为。

现在诈骗案层出不穷,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呼吁那些歹徒:“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年少轻狂的他,虽然曾经做错了一些事,但如今领会到回头是岸的真义而悔过向善,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个自新的机会。

回头是岸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urn from one's evil ways
  2. обернуться и увидеть бéрег
  3. repens-toi et tu seras sauvé

回头是岸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huí),囗部,共6画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如:回家。

掉转。如:回首(回头看)。回顾。回眸。回暧。妙手回春。

曲折,环绕,旋转。如:回旋。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答复,答报。如:回信。回话。回绝。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如:两回事。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如:且听下回分解。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如: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姓。

读(tóu tou),大部,共5画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如: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 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如:留头。剃头。

物体的顶端。如:山头。笔头。两头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如:从头儿说起。头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如:布头儿。

以前,在前面的。如:头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如:头等。头生。

首领。如:头子。头目。

方面。如:他们是一头的。

临,接近。如:头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如:一头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如:三头五百。

( tou )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 tou )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读(shì),日部,共9画

表示解释或分类。如: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表示存在。如:满身是汗。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如: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表示适合。如:来的是时候。

表示任何。如: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用于问句。如:他是走了吗?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如:天气是冷。

对,合理,与“非”相对。如: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认为对。如: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如:是,我就去。

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如: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姓。

读(àn),山部,共8画

水边的陆地。如:河岸。上岸。两岸。

高大。如:伟岸(魁伟,高直)。魁岸。

高傲。如:岸忽(傲慢)。傲岸。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如:岸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古同“犴”,乡间牢狱。

回头是岸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