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gāng ㄍㄤ

扌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39CF
汉语字典

扌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gang

gāng

形声字

RMQY 86 、 RMRY 98

QBK

DLDA

57020

39CF

1212534

㧏字概述

折叠展开

〔㧏〕字拼音是gāng,部首是扌,总笔画是7画。

〔㧏〕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冈”。

〔㧏〕字仓颉码是QBK,五笔是RMQY86,RMRY98,四角号码是57020,郑码是DLDA

〔㧏〕字的UNICODE是U+39C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4799,UTF-32:000039cf,UTF-8:E3 A7 8F。

〔㧏〕字异体字是

㧏的意思

折叠展开

gāngㄍㄤ

基本解释

见“掆”。

㧏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3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436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383頁,第17

唐韻》:古郎切;《集韻》、《韻會》:居郎切,㧏音岡──舉也。
唐書・儀衛志》:掆鼓金鉦。

又,《唐韻》:古浪切;《集韻》:居浪切,㧏岡去聲。
字林》:捎掆,舁也。

或作扛,又作抗。

注解

〔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掆〕字拼音是g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岡

〔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āng] ⑴ 同“扛”。舉;抬。《玉篇•手部》:“掆,舉。”⑵ 頂。《西遊記》第五十六回:“獃子慌了,往山坡下築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掆住鈀齒。” [gàng] ⑴ 扛,舉。《廣韻•宕韻》:“掆,捎掆,舁也。出《字林》。”

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㧏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simplified form of U+6386) to carry on the shouldersof two or more men, to raise